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生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行业。因此,蔬菜产业不仅是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民生产业。自2008年起,中央财政种子工程项目在全国建设规模蔬菜集约化育苗场50余家;2009年以来,农业部创建的2 000多个蔬菜标准园统一应用集约化育苗技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蔬菜良种推广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经营链条由销售传统包装种子向销售集约化生产的适龄秧苗延伸,种子销售更加接近蔬菜生产,种子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了蔬菜生产风险,以蔬菜集约化育苗为支点的新型蔬菜良种生产推广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1
重庆蔬菜配送中心销售包装或散装种子的传统推广模式
2000年以前,我国种子推广模式主要是县以上农业部门建立种子公司(站),专业从事良种服务,推行良种,推广“四化一供”。推广的农作物品种必须经过各省市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市场上的蔬菜种子主要是以籽粒小包装或散装的形式进行销售流通。
2000年,《种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颁布实施,明确只对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审定。蔬菜品种除个别种类在少数省份审定外,推广品种不再进行审定。蔬菜种子经营进入市场化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种业资源,种子不再由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生产经营,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种子行业,民营种子企业蓬勃发展,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销售网络遍布乡村。之后,市场上的蔬菜种子主要以籽粒小包装的形式进行销售流通,种子企业在区县甚至是乡镇大量发展二级或是三级经销商,种子销售终端以县级种子销售门市或种子商贩为主。
由于检验条件所限,购种者无法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性状质量做出判断,很容易产生种子质量纠纷,且延误农时,造成更大损失。同时,针对一些需要育苗的细菜作物,农户一家一户的育苗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多采用传统的冷床床土育苗,床土原料为田园土、有机肥等,存在营养土配比难以掌握、病虫草害发生蔓延难以控制以及育苗工序难以简化等问题。并且育苗设施简陋,温湿控制设备不健全,管理粗放,育苗环境较差,致使育苗用种量大、出芽率低,秧苗质量不易控制,常出现苗龄过大、秧苗老化或秧苗带病等状况,对蔬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 发展以集约化育苗单位为经营主体、以销售蔬菜种苗为主的现代蔬菜种子推广模式
随着蔬菜种子市场的放开,国外企业涌入国内种子市场,带来优良蔬菜品种的同时,也推高了国内市场的种子价格。尤其是近年来,茄果类、瓜类等细菜类种子进入到按粒销售的时代,一粒种子卖到0.2~0.3元甚至是更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成本,对育苗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前后一批掌握育苗技术的蔬菜种子经营者或菜农开始成立公司或专业合作社,注入资金,建设高标准的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配备先进的控温、灌溉等设施,吸纳蔬菜专家的专业技术,从事专门的育苗工作,向菜农提供商品种苗[1]。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创新育苗技术,推广蔬菜嫁接技术,解决了苗期的土传病害,提高了植株抗病能力和生长质量,缓解了田间病虫害,尤其是在茄子、西瓜等不宜连作作物的生产中收到良好效果。蔬菜种苗商品化、产业化的销售模式开始逐步建立。
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兴起,推动蔬菜种子销售推广模式发生变化,销售链条由小包装种子延伸到适龄秧苗,尤其是适宜育苗移栽的茄果类、瓜类等细菜作物。蔬菜集约化育苗单位逐渐取代分散的种子销售门市,成为蔬菜优新品种推广的桥头堡,基层种子销售门市的经营状况受到很大影响,只能侧重销售菠菜、大白菜、豆类、芫荽等种子价格不高且粗放播种的种类。随着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育苗企业与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多数有实力的育苗企业建有高标准的新品种示范展示田,适时召开品种观摩会,直观地向广大蔬菜种植户展示最新育种成果,逐步建立起“种子企业或科研单位+集约化育苗单位+专业种植合作社或蔬菜种植户”三位一体的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和“小区试验,品种比较;现场观摩,农民选择;大区示范,市场认可;技术跟进,配套推广”的蔬菜种子销售推广模式。
重庆蔬菜配送中心作为以销售蔬菜种苗为主的现代蔬菜种子推广模式的支点,集约化育苗按照标准化的穴盘育苗工艺流程,使得幼苗成活率比传统土壤平畦育苗提高20%~50%,节约育苗用种;采用轻型基质,具有适宜幼苗根系发育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有利于秧苗整齐、健壮,保障秧苗素质;适于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幼苗生长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2]。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和种苗商品化的普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蔬菜种苗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起步较晚,机械化程度不高,整体育苗能力不足,秧苗质量不稳定。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79年,美国集约化穴盘苗的生产量是50万株,到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发展到40亿株,2000年更是达到250亿株,在蔬菜种苗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0%。2008年我国蔬菜育苗移栽的面积约为804 hm2,占蔬菜播种面积的40%,其中床土育苗面积约占25%,营养钵育苗面积约占70%,集约化穴盘育苗面积仅占5%。近几年虽然国内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国年育苗能力约为1 000亿株,但对比全国6 800亿株需求量,仅占15%。
另一方面,育苗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育苗单位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菜农,规范化管理意识较差,生产过程中存在育苗技术不完善、场区管理较为混乱、生产区域品种摆放不清、苗床品种标签设置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与现代化育苗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http://www.xddncp.com/